破局老城改造挑战,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女儿童中心实现「零停诊」升级

时间:2025-08-26     作者:HKAOHUA    浏览:

项目地点:四川.南充

项目性质:改扩建项目

项目规模:8.5万平方米

规划床位:800床

服务范围:医疗工艺设计、医院建筑设计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女儿童中心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中心老城区,占地面积约30亩。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妇儿专科中心,定位为川内地区高水准妇儿专科医院,兼具妇女儿童医院与妇幼保健院双重功能,致力于实现妇产科、儿科临床科研教学等多维度全面发展。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女儿童中心


Episode Ⅰ

多重困境

极限条件下的破局之路

该项目地处南充市中心老旧城区,周边医疗资源密集,5公里内存在多家医疗机构,竞争压力显著。场地本身面临多重限制:地块呈东西走向,新建部分朝向不利于住院功能布局,且周边城市界面老旧,缺乏公共开放空间,整体环境压抑;交通服务能力薄弱,文化路作为主要交通出入口在峰值时段拥堵严重,西侧文华巷占道经营问题突出,流线组织存在明显瓶颈。

医疗工艺

周边界面分析


医疗工艺设计

交通能力分析


医疗工艺公司

自然条件分析


作为改扩建项目,其难度更甚——

首先,院区建筑年代跨度大,保留住院楼层高不符合现行规范,剩余建筑均为不可拆除的老旧结构;可建范围受规划退距限制极为局促,若严格按规定建设将陷入“见缝插针”的困境;

其次,医辅用房不仅数量不足且布局分散,无法满足临床教学需求,严重制约医疗效率;

同时,需应对边拆边建边运营的复杂场景,既要解决临时医辅功能安置,又要统筹分期建设计划与持续运营需求,使空间过渡与医疗流程衔接面临多重挑战。

医院建筑设计

总体建筑条件评估


Episode Ⅱ

设计亮点

多维协同的医疗空间革新

(一)功能定位与资源整合

项目紧扣“高水准妇儿专科医院”定位,整合妇产科、儿科全链条服务。妇产科涵盖普通妇科、妇科肿瘤、产科、辅助生殖等多个细分领域,设置高危妊娠中心、胎儿医学中心等特色单元;儿科包含内、外、神经、风湿免疫等多个专科,同步规划儿童保健与康复功能。通过将临床诊疗、保健预防、科研教学功能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联动。

医院建筑设计

妇产科临床医疗发展规划


医疗工艺

儿科临床医疗发展规划


(二)空间规划与流线优化

针对老楼改造痛点,采用“功能适配”原则:对结构条件要求低的门诊、康复、保健等功能优先安排于改造区域,而手术室、ICU等对设备与场地要求高的功能则置后调整。流线设计遵循“学科需独立出入口”原则,急诊、产科、儿科等设置专属通道,同时通过风雨连廊串联各功能区,实现人车分流与医患分流,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三)人文与生态融合

借鉴国内外优秀妇儿医院设计理念,注重空间的疗愈属性。外立面方案以“典雅端庄”“传承精神”“精致秩序”为核心,通过材质虚实对比与灵动舒展的形态,营造温馨包容的氛围。

国内优秀妇儿医院

外立面示意图


Episode Ⅲ

技术创新

改扩建中的灵活应变策略

(一)场地利用的方案创新

根据《南充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多版可建设范围方案比选,最终推演出与本项目匹配度最高的场地退让方案,即可控制单层面积在5000㎡左右,保证医疗空间的合理性,又能与老楼便捷连通,合理整合新老楼的医疗资源,提升患者就医效率。

医院改造退让方案

场地退让方向研究


(二)交通系统的优化解决

针对交通能力薄弱问题,以高效、便捷、快速接驳为原则,将城市道路停泊等待压力释放到场地内部,设置独立急诊出入口与广场,实现人车分流,入口结合广场形成落客区,接驳车辆与下地车辆流线互不干扰,有效缓解城市道路压力。

7.webp.jpg

交通规划


(三)床位改造的精准规划

原有床位中,不符合规范的布置量为一号住院部48床、二号住院部42床;符合国家标准的布置量为一号住院部32床、二号住院部30床;高品质的床位布置量分别为27床与26床。针对一号、二号住院部现状,设计制定多套床位改造方案。

8.webp.jpg


基于患者住院期间对舒适度与人性化的实际需求,结合医院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规范框架内优化床位使用方案。方案设计兼顾了当前服务品质提升与未来运营弹性,可实现患者体验与医院效益的动态平衡。


(四)功能腾挪的分期实施

为保障施工期间正常运营,设计阶段制定精细化功能腾挪计划:首期改造1F左侧、4F、10-12F及15-20F,设置儿童康复/保健、新生儿/NICU等功能;二期推进6-7F、9F、13-14F改造,布局儿内病区、妇科病区、手术室(医辅区)等;三期在门诊医技楼启用后,完成剩余区域改造,实现静脉配置、超声诊断、功能检查等功能的整合。通过分阶段实施,确保医疗服务不间断。 

9.webp.jpg


Episode Ⅳ

成果展望

区域医疗建设新标杆

该项目通过创新的设计策略与精准的定位规划,成功破解了老城区医院改扩建的多重难题。在设计理念上,香港澳华充分结合国家医疗发展趋势,前瞻性地进行了功能空间的弹性预留,为医院未来发展提供了灵活应对的可能性。在具体设计实施阶段,又将妇女儿童医院与妇幼保健院两种医疗机构功能有机融合,打造出高品质的医疗综合体。

凭借20余年医院建筑设计咨询的专业积淀,香港澳华秉持“专业始于专注”的理念,在医疗工艺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既确保了妇女儿童医院的专业性需求,又按照综合医院标准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改造条件预留。该项目不仅将通过临床科研教学的全面发展推动区域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更成为城市核心区医院更新升级的可借鉴典范,展现了改扩建工程的最佳实践。


医疗专家:鄢家碧

建筑专家:雷琦

项目负责人:蒋力卓、濮本劼    

商务经理:伯雪、刘玉磊

医疗工艺设计:冉美玲、黄勇兵、王荣、石庆方

建筑方案设计:蒋力卓、吴俊

施工图设计:濮本劼、杨佳敏、赵琳、何德致、李艳秋、王小刚、吴定有、王沁钰、张重阳、梁宁   

室内深化设计:姚中羚、颜学鹏

医院文化设计:邓军    

专项设计(咨询):梁宁、赵琳    


编审丨品牌管理部、成都公司、医疗工艺中心、中其设计

素材丨医疗工艺中心、中其设计


分享到:
400-997-0988
3548879724